白癜风诊疗经验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601/6298327.html 回眸 年 中共党员黎静中在新民场成立中共郫县特支。 年 中共郫县县委成立,郫县人民政府成立。 年 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在郫县诞生。 年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在犀浦镇石亭村成立,袁隆平院士到郫县指导种植超级水稻。 年 成灌快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行。 年 菁蓉镇成为全国首批双创基地。 年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 年 成都西部片区(包括郫都区)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百年历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成就辉煌。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身处伟大时代、见证伟大奇迹。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成都市全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要时刻,“坚定信念跟党走、矢志不渝为人民”是郫都区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郫都区全面启程“十四五”,力争到年,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将郫都打造成为功能优、带动强、形态新、生态美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示范区、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先行区、优势突出的各类人才首选地。 用心学党史真心办实事 以人民为中心,用实际行动传承初心接续奋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个周末,党员周琴在位于郫都区何公路的郫都区委党校党史馆参观,通过观看珍贵历史图片、实物展品,聆听党史故事讲解,她的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情怀进一步被激发了。 “每一段历史故事、每一座矗立的红色建筑,背后都蕴藏着丰富、鲜活且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郫都区党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线”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励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郫都区将依托这些红色阵地,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心里去、往深处走、往实处落。 打造党史教育“生态圈”的同时,郫都区还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以及“全国劳模宣讲队”“退役军人志愿宣讲队”等各类特色宣讲小分队支,深入机关、社区(村)、企业、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之家等地,采用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与干部群众、企业职工、青少年等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余场,组织开展全国劳模高德敏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余场,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增强历史自觉自信,进一步树牢广大党员干部“勇当先锋、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 “婆婆,您腿脚不方便,快上车,我送您去门诊。”6月16日下午,行动不便的张婆婆步履蹒跚医院大门,停靠在一旁小巴士上传来的声音吸引了她,在司机的热心帮助下,她成为这辆小巴士的第一个乘客。 为帮助患者解决在雨天、酷暑等恶劣天气就诊不便的情况,也为行动医院各入口与门诊及治疗区域之间的免费服务,医院自6月16日起推出了院内免费小巴士——“便民服务车”。“这项服务实在是暖心,我要给你们点赞!”张婆婆的切身感受,只是郫都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为民办实事暖心举措中一个生动缩影。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郫都结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面推进便民、惠民、利民工作,切实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5月11日,郫都区举行教育类项目年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仪式,共涉及郫都一中改扩建项目、北部新城学校一期建设项目等8个项目,拟增加个学位。 “太方便了,公交车直达公司,以后上下班不用担心天气了。”6月1日,细心的企业员工发现,工业港北区多了2条公交快线——P和P(试运行),线路极大地满足了企业职工上下班高峰期出行需求。 持续深化“三固化四包干”“开门问计”“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落实区领导下沉督导办理机制,郫都区各级领导干部走访联系群众48万人次,累计解决问题个,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个;深入开展“红袖章”志愿服务,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评出党员先锋示范岗52名,服务明星90人,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大力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加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郫都区正把每位市民的奋斗织入城市向前发展的大图景、把每个企业的成长融入城市澎湃发展的大浪潮,引导市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形态、生态、文态、业态重塑,汇聚起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典范城区的向上力量。 串点成链聚链成圈 四大产业引擎催生产城融合 上午9时,成都现代工业港,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星股份”)加氢站成套生产车间一片忙碌。三坐标精密检测中心内,检验员正在给氢压机核心部件照“CT”,检测精度达到0.微米的探头保证了关键零部件加工的精度;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出厂的氢压机设备进行调试;车间墙上,“努力实现氢能汽车加氢站用氢压机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红底白字横幅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指出,每个产业功能区都应承担城市功能,进一步凝聚产业聚焦度,发展未来产业。”工业港管委会主任景硕指出,工业港进一步凝炼产业方向、依托功能区现有产业基础,聚焦“国家级氢能装备产业基地”定位,拟将“成都现代工业港功能区”名称优化为“绿色氢都”产业功能区,将氢能产业作为功能区发展的核心产业,着力打造“一心两园”空间布局,拟加入新组建的“碳中和产业生态圈”,以生态圈理念推动“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全产业链发展。 走进位于郫都区团结街道的成都影视城,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传媒博物馆建成开馆;人才公寓G7、G8号楼完成主体建设;大数据中心完成基础配套,正加快主体建设;春肆商业综合体1号地块部分主体建成,2号地块启动建设,瑞庭熙岸项目一期一标段封顶,正加紧实施装修工程。 成都影视城是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同时也是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级、资源共享”空间布局中“一核”所在地。影视城以5G+4K/8K为科技发展方向,以田园综合体为生态外延,规划总面积为28.8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如今,功能区管委会与四川传媒学院、已落地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以校招商、以商招商的特色活动,并建立起“领导小组+功能区管委会+平台公司”工作模式,形成“1+1+N”工作体系,一座“影视航母”迅速崛起。 16个春秋的匠心营造,中国川菜产业城在生产上“串点成链、聚链成圈”,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圈创新链,实现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全链衔接。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家企业,年新增5家规上企业,累计37家规上企业,今年1—5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8亿元,同比增加27.36%。 聚焦电子信息、氢能装备、食品饮料、科技影视文创等主导产业发展,郫都区主动深化与成德眉资、重庆涪陵、江津等区域产业园协作,推动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理念精准强链补链,共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纵深推进,特别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在‘十四五’的加速推动,作为成都‘西控’‘中优’重点先行区的郫都在承担市级服务功能乃至全省的服务功能上理应有更多更大的作为。”郫都区相关人士表示,郫都区在人工智能、算力及大数据应用、电磁空间安全、互联网、卫星通讯等众多细分领域研发制造必定有更多发明和成就,在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生活生态圈打造、农商文旅体多元场景营造等必将有更多呈现和表达。 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走出一条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夏日的战旗村,小桥流水、树木葱郁,宽敞整洁的柏油路纵横交错,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乡村十八坊”“一里小吃街”游客如织……“村庄的发展就像企业的成长一样,也需要经营,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搞农业。”看着络绎不绝的观光人群,曾经开了多年豆瓣厂、酱油坊的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深有感触地说。 从“乡村十八坊”的热闹开市到乡村振兴学院的名声大噪,再到“一里小吃街”的创新打造……现在的战旗村已经华丽升级为一个国家4A级景区。年,战旗村景区共接待游客79.4万人次,实现全口径旅游营业额.5万元。 新的经济增长点何止乡村旅游一项。教育培训产业是战旗村产业的另一个重要引爆点。自开班来,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累计培训学员超过5万人次,先后被列为国家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教学基地、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等。 “很多时候村庄建设要依靠财政投入,村庄建设同质化严重,缺乏造血功能、产业植入和专业化运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靠村庄经营发挥作用。”在郫都区委主要负责人看来,经营村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重新审视乡村资源资产,推动人城产一体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经营村庄还要防止误读,经营村庄不是不顾一切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同时兼顾抓好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共同富裕、乡村治理、文化建设、自治与法治德治,一个都不能落下。比如,在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方面,郫都区坚持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选优“带头人”,配强“村班子”,深化“三问三亮三带头”“三固化四包干”,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树牢“人城产”一体化理念,按照经营家庭、经营企业思路,科学经营乡村资源资产,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年多来,郫都区村集体经济总资产由25亿元增加到3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长到元。 牢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殷切嘱托,三年多来,郫都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改革试点20余项,在全国率先成立区属国有企业乡村振兴公司,创办全国第一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发布全国第一个区县《乡村振兴技术导则》和村级“乡村振兴指数”,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等86项荣誉,创新形成经营村庄、人才下乡等十二方面实践经验,初步走出一条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13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