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擅长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218/5941764.html

无论是在央视热播的综艺《经典咏流传》还是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综艺《声入人心》中,我们都能在评委席上看到一个人,他就是廖昌永。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古典音乐领域取得的成就足以让许多专业人士望而却步,而他的成功,得益于许多贵人相助。

廖昌永

母亲与大喇叭

年10月25日,廖昌永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独自带着他和三个姐姐。

虽然日子越发艰难,但母亲对孩子们的功课抓得很紧,尤其是对家中唯一的儿子廖昌永。母亲的思想并不保守,他觉得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让儿子跳出“农门”,所以她总是对廖昌永说:“你要用心读书,妈妈再苦都支持你……”

廖昌永与母亲

廖昌永从小就被母亲严格要求,经常在家旁边的小竹林里学习,那时唯一的乐趣就是村里的高音大喇叭,生产队用它广播出工消息,预报天气,平时还会放音乐。“有几次大喇叭里放了些西洋音乐,当时我也听不懂,只觉得很好听,后来才知道那是多明戈、帕瓦罗蒂的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的音乐启蒙老师就是村里的大喇叭。”

廖昌永母亲

周维民

但是,上高中时,廖昌永成绩最好的是体育,他一门心思想考体育学院,毕业后当体育老师。

高二那年,学校里举行唱歌比赛,廖昌永唱了一曲《那就是我》,竟然拿了奖。后来他又代表学校,去县里唱了李双江的《再见吧!妈妈》,得了一等奖,廖昌永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小明星。

一位老师见廖昌永有唱歌的天分,建议他考音乐学院,并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朋友——四川省歌舞剧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周维民,让他拜师学艺。

廖昌永

廖昌永带着介绍信,到成都去找周维民老师。尽管17岁的廖昌永没有什么音乐基础,但是周老师还是收下了这个一腔诚恳的学生,甚至在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之后,免了他的全部学费。从此,廖昌永断断续续地接受了一年多音乐专业教育。

从四川郫县到成都上课,廖昌永要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上课时间把握不准,周维民从不责骂他,廖昌永说:“他每次都会把上课的东西准备好了等着我”。对于他这个几乎从零开始的学生,周老师也会耐心地用几倍于他人的时间来教导他。

周维民

年,廖昌永一口气报了三所国内一流音乐院校,带着周老师为他准备的两首歌曲走进了考场。高考结束,廖昌永苦等录取通知无果后,打算去县文工团。当晚,正当廖昌永要与县文工团签约时,他接到了大伯从老家郫县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大伯激动的声音:“收到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了!”。

周维民(左)

罗魏

那一年,廖昌永是四川考区多名考生里唯一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的学生。

9月的某一天,廖昌永背着母亲准备好的铺盖卷,攥着上海音乐学院发往成都的唯一一张录取通知书,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梦中的学府。那天正巧下雨,廖昌永害怕雨水泡坏母亲亲手为他做的新鞋,索性脱了鞋塞进背包里,赤脚踏进了校门。

廖昌永的准考证

进入学校后,廖昌永发现班里的同学要么是从少年宫考进来的,要么是当地文工团考进来的,每个人都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除了他自己。没过多久,学校组织考试,廖昌永是倒数第一名。

后来,新生们有一场演出,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表现来挑选自己想带的学生。廖昌永高音唱不上去,低音低不下来,并没有老师选他。

不久,从意大利留学回来的罗魏到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成了学院里最年轻的老师,于是廖昌永被分配给了罗魏。那时的廖昌永自信自尊都被击溃,罗魏安慰他:“你的声音挺好的,是会唱歌的,你肯定能唱得出来,将来一定会好的。”

罗魏和廖昌永

就这样,罗魏老师成了廖昌永在上海音乐学院的第一位老师,罗魏家里的客厅,也成为了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唯一有归属感的地方。

“在罗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我的音域很快从一个八度拓宽到了两个八度,换声也能顺利换过去,低音也低了下去。短短一个学期过去了,我的名字从成绩单的最后一行换到了第一行,并一直保持到研究生毕业。而我也把罗魏老师当成父亲、兄长,他让我做的任何事情我都愿意做,我希望学好专业,不让他失望。”

罗魏近照

周小燕

“如果说父母给了我生命,我的恩师周小燕老师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艺术生命。”

一年后,罗魏决定到美国深造,于是他带廖昌永去了自己的老师周小燕那里。

周小燕和廖昌永

当时,廖昌永心里紧张极了,担心周先生不肯收自己。周小燕听廖昌永唱了一曲,打趣地说:“罗魏,这孩子你教得不错啊,看来我教完儿子得教孙子了!”

在许多同学心中,周小燕是神话般的存在,能成为她的学生,廖昌永激动不已。为了不辜负周老师的信任,他更加刻苦地学习。

周小燕和廖昌永

“周先生教我的时间最长,我从她那儿受益最大。周老师常说,做人就是做艺术,艺如其人,做人不好,艺术怎么会好呢。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年,周小燕的学生们为她在上海大剧院组织了一场音乐会,廖昌永站在台上,深情地望着台下的周小燕老师,唱了一首《老师,我总是想起你》。为了这一刻,他排练了无数次,但当音乐响起时,他却情难自已,泪水夺眶而出。

廖昌永深情歌唱《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或许是因为周小燕,廖昌永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敬,毕业后投身于音乐教育中。

廖昌永和周小燕

年4月,在声乐课录制现场,学员梁正周带领大家为廖昌永演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送给您,我的廖老师》。

学员们齐唱《送给您,我的廖老师》

那时廖昌永腿部受了伤,只能坐在轮椅上。听着学员们深情的歌声,他满含热泪,激动不已。当年,他在排练歌剧《弄臣》的时候,周小燕也是坐着轮椅去现场探班。这两辆处在不同时空的轮椅,隐喻着一种传承,廖昌永将教书育人的重担,从周小燕身上接了过来。

周小燕探班《弄臣》

多明戈

在廖昌永的音乐之路上,另一位对他来说有特殊意义的“贵人”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

年,29岁的廖昌永前往东京参加“多明戈世界歌剧唱歌比赛”。作为世界顶级的声乐大赛,参赛选手们可谓是精英云集。听到现场选手们的演唱,廖昌永逐渐失去了信心,甚至一度后悔参加比赛。

多明戈

顶着巨大的压力,廖昌永还是勇敢地走向了舞台。面对自己的偶像多明戈,廖昌永愈发紧张,甚至唱到一半就不想唱了。

廖昌永和多明戈

廖昌永勉强唱完,心中充满了失望。离开舞台后,一位女士迎面走来,经过他时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后来另一位中国选手告诉他,那是多明戈的太太马塔尔·奥尔内拉斯。得知那位女士是偶像的夫人,廖昌永的紧张情绪才得以缓解,自信也慢慢恢复。

随后的两轮比赛,廖昌永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夺冠,并受到多明戈的赏识,成为了多明戈的弟子,在多明戈的帮助和指点下,逐渐成为国际级的歌唱家。

多明戈和廖昌永

年,廖昌永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独唱音乐会时,多明戈还专门从华盛顿赶到纽约给他加油。

王嘉

“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廖昌永觉得自己一生的发展离不开妻子。

王嘉和廖昌永

“我上大学的时候还不用交学费,但生活费总是要的,因为学音乐,常常还要买音像资料、演出服、谱子……一个农村家庭,每个月要拿出六七十块钱在当时是很不容易。我三位姐姐每月轮流给我寄60元当生活费。为了不想别人看到我吃得不好,我常常是最后一个去食堂,肉菜平时一般不吃,只有等到第二天要考试或演出才舍得买一份吃。我没钱买乐谱就用手抄,那时我所有的乐谱都是用手抄的。”

廖昌永和妻子王嘉

那时,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孤僻的人。廖昌永说:“有时候跟同学一起吃饭,别人请了你,到时候还要回请,但是我又没有能力回请。有时候宿舍里丢了钱,甚至还有同学冤枉说是我偷的,因为我家里最穷。其实,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些自卑的。为了让自己不自卑,就只能努力让自己在专业上比别人更好。”

廖昌永和妻子王嘉

有一天,廖昌永收到一张50元的汇款单,留言栏里写着“多买点菜吃”,汇款人是空的。廖昌永收到钱很意外,有时候一周收到一次,有时候一周收到两次,无法找到汇款人,钱也退不了。

这样持续了半年后,廖昌永才发现是同学兼老乡王嘉背着他暗地里汇的钱。“我很感激我太太,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是我最困难的阶段,我都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看上我。”

与王嘉相识前,廖昌永也谈过恋爱,因为家境贫寒,被女方家里棒打鸳鸯。但王嘉家中却没有这样的事。

廖昌永和妻子王嘉

王嘉家境殷实,父母也是搞艺术的。等两人确定关系后,王嘉把廖昌永的一切情况都告诉了父母。后来王嘉的父母来学校看他们,看到廖昌永的皮鞋跟都磨偏了,王嘉妈妈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转身跑到鞋店买了一双新鞋给他换上。

廖昌永记得,自己第一次带着准岳父岳母回家时,那天下着雨,路上泥泞不堪,车都开不进去,老两口都傻了。廖昌永说:“他们对一个穷得一塌糊涂,要什么没什么的农村孩子如此好,我一辈子心存感激。”

廖昌永一家三口

现在,廖昌永无论到哪里演出,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赞美声,只有回到家里,在妻子面前,才会有人跟他分析哪里有欠缺,需要怎么改进。

“遇见妻子是我这一生的幸运,这种感情,不是用一个爱字可以形容得了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15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