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司马光是历史上的名人,除了写过一部伟大的《资治通鉴》,“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 《宋史列传第九十五》上说,在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画以为图。” 看来,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在当时的时代就有人把这个事画成《小儿击瓮图》,流传于当时的首都开封,以及古城洛阳一带。 大宋天禧三年()三月,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改任光山知县,当年10月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司马光。因为在光山县任过职,父亲就将他取名为“光”。(有的学者认为,司马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还在四川的郫县任职,后来才调到光山县。但是取名确实和光山有关) 司马光既诞生在书香门第的贵族之家,在严父慈母的熏陶教育下,他的少年时光既聪明又刻苦。 自律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司马光小时候也贪玩贪睡。经过父母的家庭教育,和教书先生的谆谆教导,他才慢慢的改了这个毛病。 为了克服睡懒觉,小司马光曾经想了一个主意~喝足了水再睡觉,早早的被尿憋醒不就起床了吗?结果这孩子聪明过了头~他不光没有被尿憋醒,还发现自己把被子给尿湿了~他尿床了。 于是,小司马光又想了一个办法。他找了一个园木头当做枕头。只要早上一翻身,木头一滑,脑袋就会“咕咚一声”磕在床板上,然后就醒了。他试了几次,发现这个办法还不错,从此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 皇帝的教科书,孩子读能养成大格局、大智慧 《资治通鉴》是专为皇帝学习、借鉴的史书,被誉为“皇帝的教科书”,孩子从《资治通鉴》中,不仅能学到历史知识,还有得失成败,做一个胸怀天下,有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小小少年。 而且,新的部编版语文课本中,也明确要求孩子课外阅读《资治通鉴》! 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负荆请罪、商鞅变法…中小学课本上太多必学篇目出自其中。 越早读对学习语文、历史知识和应试越有帮助。 可惜的是,孩子不像皇帝,没有知识渊博的太师太傅教授,而市面的《资治通鉴》多是文言文,枯燥难懂,或翻译简单,孩子很难读进去。 小编今天就推荐《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 专为孩子而作,一套4册,按原著脉络,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讲述一千多年的历史。 打开它,就能感受到书中传递的辩证历史观,字字句句皆功夫,处处见匠心。 既站在古人角度,为孩子还原历史,又站在现代人角度,教会孩子去看历史。 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们讲历史,有趣易懂。 冰心儿童文学获奖作家历时五载,用童趣生动的语言,给孩子讲述足足个精彩故事,串联起跌宕起伏的千年历史。 余张精美手绘插图,美不胜收。 大气磅礴的情景插图、历史时刻,不仅提高孩子的艺术审美,更给孩子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 再加上丰富的板块设计,保证孩子读通/读懂/读透。 抓住孩子的胃口,零障碍阅读。 内容对标中小学语文/历史课本,知识提前学,孩子优势不止一点半点。 例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故事,“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名言警句,均出自其中。 不仅好读、好看,而且还能听。 每本书后都附有音频
|